第(2/3)页 随后,身侧的两名衙役上前,扛起伙计,急匆匆地走了。 跑的跑,晕的晕,没一个能回答问题的。 捕快四下看了一眼,走进面摊。 店主夫妻早就躲起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他们不清楚。 捕快走到吴翠翠面前,拱手作揖,“这位婶子,我看你应该一直在这儿,能不能跟我去县衙走一趟,将刚才你看到的,一五一十告知县令大人。” 刘氏咂舌,不想沾染上不必要的麻烦,“官爷,还是算了吧,我们还有别的事,实在是不方便。” 朱家要在牛头镇做生意,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少得罪人为妙。 当街打人的事,都能干的出来,万一到时候报复朱家怎么办! 捕快看出刘氏的顾虑,身为官府的人员,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这附近只有三位在,三位就是人证,如果三位不配合,我们也很难办,只能强行将三位带回去了。” 好歹要让她们说出,打人者的体貌特征,才方便抓人。 刘氏揪着手绢,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捕快摆明不会轻易放她们走。 既然如此,吴翠翠只好应下,“好,我跟你们走一趟。” 说完,回头看向张氏,示意她拿钱结账。 张氏明白,打开钱袋子,掏出十几个大钱,放在桌子上,跟着吴翠翠赶去县衙。 衙役前来禀告,侯县令听说发生了聚众打人的恶性事件,午饭来不及吃,急忙换上官服,从后堂走出来。 见到捕快们簇拥着吴翠翠走出来,侯县令手握着惊堂木,问道:“吴婶子,怎么是你们?是谁如此胆大妄为,妇孺都不放过?婶子,你们没事吧?” 在他的辖区,发生此等丑事,是他这个县令失职。 吴翠翠知道侯县令误会了,解释道:“我们只是路过,撞见打人而已。” 侯县令点头,伸手示意道:“吴婶子,你说即可。” 主位旁边的师爷,手中拎着毛笔,蓄势待发,做好誊写笔录的准备。 吴翠翠实话实说,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我们婆媳三人,在面摊吃面,看见春风轩的小伙计抱着一个包袱,跑到面摊前,随后追来一群汉子,说是要小伙计怀里的菜谱,小伙计不给,两方一番口角争执后,动起手来,小伙计形单影只,不是汉子们的对手,没一会儿就被打的气息奄奄,随后,汉子们抢走小伙计的菜谱,逃之夭夭。” 县令听完后,又问了张氏和刘氏。 两个媳妇的回答,和吴翠翠相差无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