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隔壁村子农妇们来卖鸡的时候。 吴翠翠主动问道:“嫂子们,你们家有没有刚破壳的小鸡崽儿?巴掌大的那种。” “哎呦,这个还真没有。”农妇道,“鸡崽子都是春天的时候,母鸡们孵出来的。” 如今已是夏天,错过了母鸡繁殖的季节。 小鸡崽子都长大了,再过些日子,就能送过来卖钱了。 吴翠翠道:“那还有没别的办法?” 小鸡崽子是重中之重。 没有它们,还盖个屁的养鸡场! “倒也不是没办法,年纪大一些的老人,把有种的鸡蛋,放在炕头,用棉被盖上,小一个月,就能孵出小鸡崽儿。” 有种的鸡蛋,指的是受精蛋。 “那太好了,各位嫂子们,你们谁家老人会这手艺?”吴翠翠笑着道:“我不让老人家白忙活,孵出一只小鸡崽儿,给十个大钱。” “我家,我婆婆就会。” “我婆婆也会。” “我娘家三嫂也会。” “我和我婶子学过,我也会。” …… 听到有钱可赚,众人纷纷举手报名。 吴翠翠道:“那就辛苦各位了,只不过,我这个人手糙,不会照顾刚破壳的小鸡崽儿,麻烦诸位回去告知一声,鸡崽子破壳后,多养七天,再给我送过来。 不让诸位的亲戚们白费力气,一天给五十个大钱的辛苦费。” “那敢情好啊,吴婆子,我回去就告诉我婆婆,一个月后,保准给你带过来一群壮壮实实的鸡崽子。” “我家的鸡蛋,多的吃不完,正好用来孵小鸡。” “一天多给五十个大钱,这岂不是天上掉馅饼,吴婆子,说话可要算话,咱们可是老熟人了,你可不能说谎诓骗我们。” 吴翠翠安抚道:“当然不会,诸位把心放在肚子里,只管孵小鸡,你们能拿来有多少,我就收多少。” 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农妇们信任吴翠翠。 再说了,哪怕吴翠翠插上翅膀飞走了,朱家还在! 只要朱家在,她们就不会白干活! 农妇们放下戒心后,揣着这个好消息,欢欢喜喜地各回各家。 和以往一样,朱家众人送走客人后,开始忙活着收拾活鸡。 处理完活鸡后,趁着天色还没黑,动手炒肉松,做肉脯。 厨房里的两口大铁锅,一刻也没闲着。 朱二妹和朱三妹纷纷上阵帮忙,砍柴倒泔水,只要是她们能干的,一样不少干。 吴翠翠累的半死,出来透口气,端起一大碗山楂汤,咕咚咕咚喝起来。 厨房如同蒸笼,能热死人,再待下去,就要脱水了。 吴翠翠一连喝了三大碗,勉强缓过来些。 放下碗,回头看向忙碌的厨房,不禁感叹,是不是应该雇些人手帮忙? 养鸡场都有了,多雇几个人来干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做炸鸡肉脯什么的,都是独门手艺,不能外传。 一碗饭,一个人吃到撑,大家都来吃,那就都吃不饱。 思及此,吴翠翠打退堂鼓。 “呼!” 累点就累点吧。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创业阶段,没有不累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