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好不容易把树皮煮好后。 吴翠翠撅着屁股,费力搬出家中舂米的石臼,把树皮沥干水分后,全部丢进去,大力打碎。 累了就停下来,用手挑出掺杂在树皮中的杂质。 直到把树皮捣烂,成黏糊状。 吴翠翠走进仓房,翻找出一块还没上锈的纱窗,夏天钉在门窗上,可以用来防蚊虫。 前两天,朱老汉带着朱家男人,给家里几个茅草屋,全都钉了纱窗,剩下这一块,放在仓房里没人用。 吴翠翠发现纱窗后,又开始干木匠活,在柴火堆里找到四块大小一致的木条,固定在纱窗四周。 这样一来,简易的取纸器就做好了。 黏糊状的纸浆铺平铺匀,放在纱窗上,在水中过滤。 最后一个步骤,还是放在太阳下继续暴晒。 等朱家人回来的时候,正好撞见,吴翠翠洗干净手,小心翼翼地从纱窗往下撕一张土黄色的纸。 朱老三没错过这一幕,放下手里的水壶,大步走过来,啧啧称奇:“真是纸!” 上手摸了摸。 比不得名贵的宣纸,吴翠翠做的纸手感粗糙,能摸到颗粒感。 和大丫二丫平日写字的草纸差不多,颜色也像。 第一次动手,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 吴翠翠竟然真做出来了! 但吴翠翠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去拿剪刀,浆糊,还有毛笔。” 她要想办法,增加纸盒子观赏性。 要不然,光秃秃的盒子,顾客不会买账。 朱家老少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吴翠翠的手看,也期待吴翠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 只见,吴翠翠拿着剪刀,对着那纸上下左右剪了几下,紧接着,吴翠翠又对折了几下,那张纸就变成一个四四方方没封口的盒子。 吴翠翠用浆糊固定粘和处。 盒子看起来,有些毛糙,吴翠翠又让人拿来砂纸,仔细地打磨纸盒的每一个角落。 一通操作下来,一个餐盒就有了雏形。 吴翠翠提着毛笔,陷入困难,“该取个怎样的名字?” 不求高端大气上档次。 能低调奢华有内涵最好。 这不只是一个纸盒,更是一个食品品牌创立的第一步。 吴翠翠绞尽脑汁,朱家老少也跟着陷入沉思。 刘氏道:“娘,要不就叫朱家小吃。” 镇上的吃食店,都是这样起名字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