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四章-《辽东之虎》
            
            
            
                
    第(2/3)页
    “你们那里还是吃不饱饭?”李枭看着那个妇人说道。
    “托大帅的福,这些年吃饱穿暖还是办得到的。不怕大帅您笑话,以前没见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好多人都趁着晚上干活。
    不是贪图晚上凉快,而是因为晚上干活可以光着身子。
    这些年,官府的税赋少了七成。我们还是能吃饱饭,不过我们依然很穷。
    没办法,山里面的地薄,一年产出的粮食有限。如果不是朝廷减了税赋,又没有地主收租子,活不下去哦。”
    “哦,你们那里的官员有搜刮百姓的事情?”
    “没有,朝廷轻徭薄赋。对我们这些百姓,已经给了最大的好处。”
    “哦!”听到不是官员们搜刮百姓,李枭就有些放心了。
    虽然现在城市已经达到了初步富裕,但偏远地区的人还是很贫困。
    解决贫困是一件长期的事情,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的。后世的时候,也是用了足足七十年,才算是解决了全国人的温饱问题。
    这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国朝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你们那里也会很快建起学校。孩子们都会有书读,有学上,将来都会成为对国朝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
    这年月,在山里面建乡村小学没问题。可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老师!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托大帅您的福气,我们村子里面已经有了小学校。城里来了两个后生,教授孩子们读书写字。
    俺说的是,让女孩子们上学。”
    “女孩子们上学?”这一下,李枭就有些怔住了。
    从朱熹理学开始,女人就被牢牢禁锢在家里。就算是家里的买卖帮着忙活,也算是抛头露面会被人瞧不起。
    从朱熹开始到如今已经好几百年了,几百年形成的强大习惯,绝对不是轻易能够改变得了的。
    所有,李枭都没敢在京城轻易尝试让女孩儿读书。
    却没想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易县,居然来了个妇人,告诉他想要女孩儿们上学。
    “大帅,俗话说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大帅您要知道,如今男人都在外面忙活。家里的事情,全都得由我们妇人来做。
    就好像说教育孩子,我们妇人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懂得那么多道理教育孩子。
    大帅,女娃子能读书。将来她们也能教会他们的孩子读书,她们孩子的孩子读书。。”
    李枭看着这个妇人有些瞠目结舌,他没想到这样一个乡村妇人能够懂得这么多道理。
    李枭当然知道一个识文断字的母亲,会对儿女的教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你识字?”李枭觉得眼前这个妇人应该识字才对,不然绝对说不出这样有道理的话来。
    “民妇识得几个字,小时候家父教过私塾。”妇人小声说道。
    “哦,你家里教过私塾?”李枭有些奇怪,易县就够穷的了,山里面的一个庄子居然还有私塾。
    饭都吃不饱,还能上私塾?
    “家父是秀才!”
    “哦!不知道老先生如今……!”
    乡村里面出个秀才本身就不容易,而且居然还在穷山沟里面办私塾,这更加的不容易。
    “家父十几年前就饿死了!”妇人的语气里面带着悲凉。
    李枭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位乡村教育家,在一个温饱都难以保证的村子里面教私塾。
    被饿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仓颉足而知礼仪!
    古人尚且知道,吃饱饭是第一位的。
    你能指望那些饭都吃不饱的人,满脑子还想着四书五经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吃不饱饭的人,对于知识的兴趣,远没有粮食来得重要。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车马多簇簇!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