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三章-《辽东之虎》
            
            
            
                
    第(2/3)页
    “大帅,您这要求也太苛责了。
    崇祯年间,大明人口不过一万万六千万人。
    现在,户籍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万万一千万人口。
    不过二十年间,人口几乎翻了一倍。
    若是在前朝,这样多的人口。遇到灾年肯定是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可现在您看看。
    无论是水、旱、蝗、霜这些灾害,咱们大明都没有发生过那样的惨剧。
    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再有二十年,咱们大明的人口或许会突破五万万。
    别说是二十年后的事情,就算是现在,咱们大明也是汉人江山亘古未有的盛况。”
    史德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
    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大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这就是史家人的风骨,史家子弟没有留在京城当纨绔的。只要不残疾,全都勤勤恳恳的工作在基层。
    就好像那个一心修铁路的史大奈,妻子在京城难产而死一尸两命。他都没有回到家里看一眼!
    李枭感觉这比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还要难!
    中亚铁路还没有修完,史家的另外一个子弟,已经奔赴四川,考察即将修建的西安至成都铁路,汉中段!
    那是最为艰难的一段路,大明已经组织人经过几次勘探,还是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
    天府之国,不能总是游离于大明之外。虽然飞艇这东西技术越来越成熟,载重也越来越高。
    但飞艇这东西终究没有火车方便,同时也没有火车那恐怖的运载能力。
    不得不说,一个家族的掌舵人对这个家族的影响是真的很大。
    每天只知道吃喝嫖赌的郑家,就培养不出这样的后辈来。如果不是有郑森在撑着,郑家早已经没落。
    不过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有这种情怀,张煌言家里就更加热衷权利和金钱一点儿。
    “昙花一现的江山没什么意思,如果咱们大明能够保持这样几百年。
    那么,我中华民族就是世界之巅。华夏子孙,也能多过一些好日子。
    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汉家的血泪史。匈奴人,突厥人,然后又有契丹人,金人,蒙古人……!
    悲惨的五胡乱华,我汉家苗裔几乎断绝。只要有我在,绝对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帅!我史德威愿永远附于大帅的羽翼之后,供大帅您的驱使。”
    这就是表忠心了,李枭淡淡的一笑。
    “呵呵!我们共同努力,有一天你会看到,大明的人口超过十万万。
    大街小巷都是汽车在跑,停车都没有地方停。
    京城的房价会涨到天上去,许多人辛勤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
    火车的速度,比飞艇还要快。从京城到天津,只要三十七分钟。
    机场里面停满了打飞机,从京城到广州也不过就是两个小时的事情。
    那个时候,坐飞机很舒服。有漂亮的侍女侍候,飞机上还能免费吃一顿饭。
    坐飞机不是权贵的事情,每个百姓只要能够买得起机票,就能够乘坐飞机。”
    李枭描绘的场景,让史德威瞪大了眼睛。
    他有想过未来,可却没能想象到未来会是这个样子。
    大帅说的话,已经严重超出了史德威的认知范畴。可仔细琢磨一下,却觉得大帅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
    因为按照现在的发展,这些都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左右不过就是数量的累积罢了!
    不理会发癔症的史德威了,李枭觉得还是好好看看眼前的风光要紧。
    这还是李枭第一次来到中亚,印象中的中亚,到处都是黄乎乎的土地。
    比陕北还陕北,比甘肃还要甘肃的地方。
    可实际到了中亚,李枭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中亚也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也有种满了麦子的土地。好多山坡上,也都种满了果树。
    现在还不是季节,如果到了秋天,应该也是果实累累。
    滚滚奔流的阿姆河,原来也跟长江、黄河一样壮美。
    不得不说,自己以前对中亚的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这里也有蛮荒一样的盐碱地,还有大片的荒漠。但绝对不像李枭想象中的那样贫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