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舌尖美食,蓝鲸来电-《舌尖上的旅行》
            
            
            
                
    第(1/3)页
    很快,在苏等等和叶曜晨的争论中,一行人点好了菜。
    “我和你们说,来篁岭就算对了,在篁岭,就没有一个季节是平淡的!”苏等等信誓旦旦的说着。
    林深鹿点了点头,这话确实说的没错。
    自己之所以选择篁岭,当然不单单是因为被网上那一张晒秋的照片所吸引。
    而是因为晒秋只是篁岭最美的符号,在这里,春晒山笋、夏晒瓜果、秋晒黄菊、冬晒乡俗……
    一年四季,延绵有续,美景也各不相同。
    “我们篁岭呢,可以春观花,夏避暑,秋收秋晒,而冬季,可以到篁岭来赏年俗、品年食、享年乐,在白墙黑瓦间,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顿了顿苏等等继续说道:“所以你们就放心,接下来在篁岭一定能玩的开心。”
    “要是你们能一直在这住几个月,一直住到冬天的话,那就可以感受到那冬日的篁岭,天高云淡,潺潺流水,村落老屋,    炊烟袅袅……当你在深冬的晨晓之时,漫步穿梭于那片宁静的田野,    望着淙淙流动的小溪,    面对着山岗上片片的积雪,    一定会忘却了都市的繁华喧嚣,深深感受到篁岭那宁静和古朴之美……”苏等等轻声说着。
    能感觉得到苏等等应该是在篁岭住了很久的人。
    不然不会对篁岭这般熟悉。
    “你在这多久了?”林深鹿好奇的问着。
    “差不多四五年了吧,    一直都在这民宿做管家,我的梦想就是以后能自己开一家民宿,就在篁岭,    现在算是累积客源吧,基本在这四五年也累积了不少来这里玩的熟客,等再过几年我就可以自己盘一家小小的民宿,也就八九间房就可以了,    然后给自己打工,做自己的老板!”苏等等笑着说。
    然后看了看身边的叶曜晨。
    “到时候你们可要过来捧场啊!”苏等等说着。
    “放心,我们到时候一定过来找你玩!”叶曜晨笑了笑。
    其实关于这种状态林深鹿是了解的。
    很多客栈民宿的小老板最初都是给人家打工的店长或者管家。
    累积客源,认识更多来玩的游客,    等时间久了就可以自己单飞了,    即便是朋友圈的熟客都足够满房了。
    所以很多人想着开客栈开民宿都是一头扎进去,结果没客人就很尴尬。
    “我们是住不到过年了,    不过在这待上大半个月还是没问题的。”林深鹿笑了笑说着。
    ……
    很快,    苏等等点的第一道菜上来了。
    丛菜猪肉。
    这婺源丛菜又名梅菜,    是民间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不寒不燥、不湿不热,    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
    丛菜烧猪头,    肉质肥而不腻,又有丛菜的香郁,    为一道正正宗宗的农家席上佳肴。
    “我们篁岭的先民以养殖更重,采集山货为生,这里基本的银饰都是以徽菜为根源,    以婺源饮食文化为精神,    以篁岭民俗,民情为基准,    独成体系……味道当然也是好吃的不得了。”苏等等介绍着。
    林深鹿也连忙夹起一块丛菜猪肉。
    放入口中,    果然是肉质极棒,    肥而不腻,    口感甚好且味道极佳。
    “来了来了,这个是糊豆腐!”苏等等让开身子将服务员的糊豆腐放入桌上。
    “一定要吃这个,可惜你们不喝酒,不然这道菜可是我们婺源宴席上的第一道下酒菜!其味道鲜香可口,连当年的主席粑粑来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的。”苏等等继续介绍着。
    糊豆腐林深鹿倒是知道的。
    之前看过的不少关于婺源的游记中都有介绍糊豆腐。
    这糊豆腐缘起于徽州婺源的祭祀文化。
    婺源始建于唐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大批移民南迁徽州婺源一带,聚族而居,建祠修谱,形成严密的宗族制度。
    各族派均有自己信仰崇拜的偶像,    为祀神礼佛,民间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食用供品和祭祀胙品,而糊豆腐就是其中的一样。婺源严密的宗族制度,    使得糊豆腐作为供品和祭祀胙品得以完好传承。
    可以说这糊豆腐是婺源传统名菜之一呢。
    很快,    桌子上又上来山野小香菇和篁岭农家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