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州府。 城中督粮道署衙门。 此地在五代时,乃是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璙所建的金谷园。 后为宋时太学博士朱长文的乐圃,再往后便是屡有兴废。 到了嘉靖朝,先是被改为学道书院。 而后才被改成现在的督粮道署衙门。 而这也成了张居正此次南下暂居办公的地点。 此时的江南,时值春雨绵绵。 督粮道署衙门里,叠石为山、山水相依。 问泉亭内,张居正立身寂静。 亭外春雨连绵,水珠自山石汇聚,滴落流水池中,掀起层层涟漪,雾气环绕,遮蔽人眼。 然而张居正的双眼,却格外透亮,清明郎朗。 自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他便一直在京中为官。 严格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师的官场,亲身到地方上主持国朝大事。 眼下,摆在张居正面前的苏州府、松江府改棉为桑一事,如同一团乱麻。 数日不曾有半点进展,城外两府桑农,更是有情绪愈发不满的趋势。 但张居正却没有想要离开这里,返回更加安逸的京师。 纵观历朝历代之革新,皆有抵住和反复。 前宋王安石推陈出新,行效新法,虽褒贬不一,却亦有良效。 从来,张居正都将自己的政治目标,定在远超王安石的位置之上。 只是如今让张居正愤怒的是。 明明是前不久才在京中定下的国策,为何自己前脚未到,这苏州府、松江府的棉农们,便已经将数十万亩的土地全都种上了棉种。 要知道,如今不过初春,就连谷雨、清明都未曾到。 按照时节,这时候根本就不是栽种棉种的时候! 朝中有奸佞! 有包藏祸心之徒,在暗中传讯两府! 张居正很清楚,如果没有京中传出的消息,当下的苏州府和松江府,绝不会是现在这般局面。 可到底是谁呢? 又是谁人将消息快马加鞭送到两府,且定然是在暗中指点,催促两府棉农将不符合时节栽种的棉种给栽种了下去。 “奸佞祸国!” “必当除之!” 亭外春雨急切,张居正冷声出口。 他现在急需查出,到底是哪一方的人在暗中对抗朝廷要在两府改棉为桑的国策。 其实当张居正第一时间赶到苏州府的时候,在发现眼前局势的时候,他便想到了严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