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担忧。 却也有人欢喜。 殿内。 诸如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通政使司通政使胡汝霖。 首辅依旧还是那个首辅。 几番言语,就能压得所有人不敢吱声。 这大明朝,还是那个大明朝! 至于说高拱等人,则是心思各异了。 对于之前有关于老首辅到底是不是真的撂挑子,等待退休回家养老的猜想,也少了些猜测,而多了些警惕。 就算接下来严嵩在朝堂之上,依旧是撂挑子,整日内阁班房里打盹。 可谁也不能真当他是养老来了。 越是不说话。 这个时候反而越是有威慑力。 嘉靖则是心中愈发欢喜。 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当初那三十二道奏疏,都是另一回事。 有人敢将国朝御史的奏疏给私下拦截。 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什么意思? 今天伱们能拦下海瑞的奏疏,来日是不是就能将其他人的奏疏都给拦下? 那朕这个皇帝,往后到底还能不能听到真话了! 还得是首辅啊! 不由的。 嘉靖目光一动,侧目看向了站在老首辅身后的年轻人。 他想到了当日严绍庭在这大殿内说的一句话。 保皇党。 看来。 严绍庭能有此番言语,完全是承袭自其祖父。 属于是一脉相承了。 不过严嵩今日既然开了口,便不打算就此停下。他依旧是沉声开口。 “法,不能不明!” “朝堂内外,如同海瑞所言,须得要严明律法,严苛刑名。” “三十二道奏疏竟能不翼而飞,至今不知所踪,可见朝堂之上某些人!某些衙门!已经是全然忘了国朝律法森严!” “今日仅是海瑞三十二道奏疏不知所踪,可来日呢?” “若我大明边疆突起战事,边关急报是不是也能丢失了?” 严嵩抱起双手,抬头注视着上方的皇帝。 他目光凝重,语气深邃道:“皇上,窥一斑而知全豹,国家之事,再小也是干系着江山社稷,万不能因小而不为,致使酿成大祸!” 终于。 老首辅的话说完了。 殿内一片寂静。 海瑞则是眨了眨眼。 严阁老已经将自己想要说的话都说完了,自己现在也已经无话可说了。 而说完话的严嵩,也只是收敛神色,回过头眼神似有似无的瞥了一眼大孙子。 这个时候不在海瑞的事情上说话。 接下来,又如何有资格在安排海瑞的事情上插手? 一啄一饮,都是因果。 严绍庭接收到了老严头的眼神,只是他还在琢磨着,这一次事情之后该如何安排海瑞。 这是个大问题。 而高拱此时已经拱手站出。 “皇上,严阁老所言,句句皆为肺腑之言。海瑞忠良,首辅志诚,国家岂能因小而不为,更遑论此刻正值初开整饬吏治,如今竟有御史奏疏遗失之事发生,绝不能轻易放下,理当严查到底,追究一干人等罪责!” 虽然高拱觉得海瑞那三十二道奏疏不翼而飞,显得有些扑朔迷离,貌似背后还可能牵扯到了一些旁的事情。 但没法子啊。 老严头方才已经是将整饬吏治的话也说了出来。 自己要是再不表示认同,这吏治还要不要搞下去了? 高拱开了口。 袁炜便立马跟进:“臣附议,当朝命官奏疏,岂能轻易遗失,朝廷体面绝不能因此而失!” 阁臣们都已经一一表态。 余下人的意见,已经无关紧要了。 只不过。 几道视线,却是盯上了徐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