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预制板-《洪武生存指南》
            
            
            
                
    第(3/3)页
    这件事和老朱讲解过。
    老朱一开始觉得那种可以毁灭世界的东西,并不该造出来,朱塬再次说服了自家祖宗。
    肯定要造出来。
    为什么?
    因为,太阳,就在那里!
    如果我们不造出来,早晚有一天,别人仰望天空,思考太阳的本源,或许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然后,若是外人提前造出……结果就很难预料。
    随意闲扯了一些,还是要回到眼下。
    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朱塬让另外几人都坐下,讨论一番,除了确定预制板的试制,还有,就是扩大水泥作坊的规模。
    因为不急着推广,规模也不用太大。
    大致从沈全这里了解过细节,几人很快得出结果,水泥作坊,工匠人数从现在的不到80人提升到200人,接下来,每月只要做出一到两万斤能够使用的水泥就足够,也就是朱塬给出换算新标准的10吨到20吨级别。
    两百人一个月生产一二十吨水泥,放在几百年后,可能会成为笑话。
    现在,就是这种生产力水准。
    主要还是暂时不打算广泛应用的缘故,毕竟现在烧制水泥,耗费太大,不说作坊本身计划增加到200人,实际上,整个工部都有所参与,要为作坊提供燃料、石料、矿渣等等。
    再就是,做出来的水泥,主要将用作浇筑预制板,最多再批一批墙壁,而不是后来那种建造使用大比例混凝土的建筑。
    因此,每月一二十吨水泥,也就够用。
    还是要等蒸汽机啊。
    想想几百马力的大型蒸汽机用来进行粉碎操作,对比现在的人工研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讨论的最后,则是明天向老朱请功的事情。
    有朱塬做参谋,历数水泥的种种好处和未来的广泛用途,再加上宋濂的润笔,一篇奏章草案很快完成。
    当所有这些说完,时间转眼已经来到申正。
    下午的四点钟。
    三人都知晓朱塬身子弱,连连抱歉着耽误了某人今日的休息,一起告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