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真相只有一个-《靖明》
            
            
            
                
    第(3/3)页
    在做好功课有理有据地吹牛逼这件事上,他是认真的。
    如果他老子的官越做越大,那他也会越来越牛逼。就算现在还不能做到很大,但如果能猜中最后定下来的谥号,那也是他爹有本事、有前途的表现。
    我独眼庆儿现在只能靠拼爹。
    严嵩沉默着。
    什么样的谥号将来够资格买入太庙?
    被孩子们觉得会像岳飞这个武将一样追谥武穆?
    不,于谦是个文臣。
    重设三大营、之前议大礼对文官的伤害、梁储被单独召见……
    严世蕃看父亲进入了沉思中,也不出声打扰。
    他爹也怕他在社学里受委屈。功课盯得紧,希望他多受先生表扬。平常问什么,总会很有耐心地位他解答。
    许久之后,严嵩眼中精芒一闪:“庆儿,为父觉得,这谥号会是忠武。”
    “忠武?”
    “对!”严嵩郑重地点点头,“忠武最好用!”
    他说的不是最适合,是最好用。
    忠字当头,因武叙功。
    通谥之最,不论文武。
    只有这个谥号,会引起最大范围的议论,会让很多人因为羡慕嫉妒恨翻起英宗景帝的旧事去不断讨论合不合适,会不会过了。
    也只有这个谥号,会让文臣、武臣都心存期望。
    陛下百年之后,会不会也有一群某文正、武宁、忠武的臣子?
    而忠武之臣配享太庙,门槛足够了!
    严嵩愉快地笑起来,摸着儿子的头:“去背!另外还可以说,忠武是通谥,文臣武将都能用!于少保能文能武,品性高洁,史书上于少保应该是和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岳武穆,后来也是岳忠武!”
    最好有些人站出来说忠武不吉,诸葛亮后蜀汉败亡,郭子仪后盛唐转衰。
    而我朝追谥忠武的,都是武将,陛下不可因此启武将贪功启衅之心啊!
    但率先准了宣府二十万两粮饷、又要重设三大营、还升了奏请杨一清总制三边的夏言的官的皇帝,这一生恐怕也有开疆拓土的雄心!
    严嵩回到了书房,奋笔疾书。
    以现在这位陛下的精力与才干,他真用得着靠京营来防备叛乱?
    此刻,武将想不到这一点也没那个才华。
    文臣都不肯去往这个高度想,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陛下有意让于谦配享太庙。
    袁宗皋入阁前,不宜在文臣中遭受太多非议。
    梁储已经年老,他需要后来者帮着维护他的身后名。
    陛下不能再自己亲口提出一点,他在等一个站出来的臣子。
    承受非议,就是表忠!
    这就是他严嵩真正的机会。
    /111/111955/2932106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