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先贤祠-《地上道国》
            
            
            
                
    第(3/3)页
    两人既惊且疑,又觉匪夷所思。
    小心的扫了庾献两眼,又觉不信。
    他们心中犯了滴咕,也不敢去将那画像重新正过身来。
    庾献却是有所猜测,不由笑道,“我和《鲁诗》流派无甚渊源,看来还得去前面看看。”
    那年长些的勉强笑笑,伸手当先引路,“请。”
    前面又到一处回廊,那年长些的学子介绍道,“这里是传承《齐诗》的各位先贤,实不相瞒就连我们颍川书院的院长陈公纪,也是学齐诗的,他老人家也时常前来奉香。”
    庾献这次还未怎样,那写着匡衡、萧望之、师丹、马援、景鸾、伏理等名字的画像,一如之前一样,齐齐翻转过来。
    就连位居尽头的辕固生也不例外。
    这下直把那两个年轻学子看的瞠目结舌。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庾献又笑道,“看来我和《齐诗》也无渊源。”
    说完,信步向前走去。
    那两个年轻学子已经不敢出声了,两人放轻了呼吸,跟在庾献身后,彼此间眼神疯狂的交流着。
    庾献走到前面的回廊前,停下脚步,向两人笑问道,“前面又是哪家学说?”
    那个年长的学子讷讷,倒是年轻学子不信邪的答了一句,“前面乃是《韩诗》的所在,据说就连当今大儒郑公玄,都是先学《韩诗》后学《毛诗》的。”
    庾献也不多理会,负手进了回廊。
    很快,那写着韩商、蔡谊、王吉、长孙顺、薛汉、澹台敬伯、梁商等辈的画像,以及《韩诗》之祖韩婴的画像,尽都翻转过去。
    那年长的学子额头生汗,他犹豫再三,才恭敬的低声问道,“学生博陵崔州平,敢问高士姓名。”
    那个年纪小些的也知道轻重了,怯怯的在旁说道,“学生颖川石广元,得罪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