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养不教,父之过-《唐赟》
第(2/3)页
吴公公壮着胆子,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老奴斗胆,楚王殿下乃是皇上的骨血,自贞观九年到贞观十三年,已有四年之久。虽是先皇遗命让楚王殿下前往荆州任职,可殿下毕竟是皇上血脉,这份血亲无法割舍!”
“不论皇上如何不喜殿下,依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另外,先皇在世时曾与皇上立下约定,皇上乃仁君。若违背约定,无法交代,甚至可以说影响皇上的权威。”
“虽然楚王殿下顽劣,皇后说得很对,殿下年纪尚幼时便离开京城,无人约束也无人管教之下性子自然野了点。但是,殿下对于大唐的忠心老奴相信绝对是真的!”
吴公公说的很隐晦,就算李世民是个开明的皇帝,他身为殿中监是皇上身边贴身太监,也不敢真的指着鼻子说李世民不是,只得委婉的表达自己意思,而且说得极其中肯让李世民无法驳斥或是动怒。
李世民沉默了,吴公公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让他哑口无言。虽说李宽已经过继给李智云为嗣,仍旧改变不了是自己儿子事实,也就是说骨肉亲情割舍不断,这份血缘关系无法割舍。
生而不养,父母之罪;养而不教,父母之祸;教而无方,父母之过。
李宽自出生那天起,李世民便没有尽过一次父亲的责任,之后长大也从未教导过丝毫,全都是李渊留在身边照顾。养不教,父之过也,李宽顽劣说到底不就是没有教育好吗?
既然李宽是李世民的儿子,那这个责任是他承担,吴公公说的很有道理,李世民心里有气也无处发泄。毕竟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他的确没有养过一天,也没好好教育。
吴公公便是从骨肉亲情的角度上去论证的,另外一个便是李世民与李渊两人的约定,要是李世民不愿意遵守,也就是失信于人,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一言九鼎,若是出尔反尔又岂是九五之尊该做的事情?
如果一国之君都出尔反尔,那天下百姓纷纷效仿之下,那整个大唐千万人中有几人会信守诺言?这句话也提醒着李世民,万事以大局为重,就算李宽再怎么不成器,仍然得遵守。
吴公公说的很隐晦,李世民听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