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滋味-《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1/3)页
    第255章有滋味
    下衙时间,范铮招呼敦化坊的娃儿们聚拢,慢悠悠地回坊。
    哎,摆烂,反正这该死的大局,范铮是无能为力的。
    指望一个没有世家背景的六品官,扭转大势——听过螳臂当车么?
    摆烂的生活充满阳光,身边有娃儿们的嬉笑,还有李义府眉飞色舞、欲言又止的模样。
    “义府兄,且平常心。”范铮当然知道他这样子的缘由何在。
    高泄是可以,控制一下嘴脸。
    再,等某人无情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心死。
    李义府好不容易控制了表情,看向范铮:“上官,这事……有希望不?”
    范铮撇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古以来,莫不如是。”
    李义府细细想了一下,这个可能,还真极大。
    关心则乱,要不然,以李义府的才智,可以分析出来的。
    “日后要不要……”
    范铮摆手。
    得了呗,你自个儿都不招待见,想什么呢。
    再,李猫的名声,是要臭大街的,敬鬼神而远之即可。
    靠谁不靠谁,都难免在乱哄哄的、官不聊生的时代栽跟头,连李世积那么一尊大佬都被剖坟斫棺,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幸免?
    “咦,是哪里的加急?”
    朱雀大街上,奔马如雷,所到之处,官民辟易。
    “这是哪里兵事?”
    范铮与李义府异口同声。
    “婺州六百里加急,义乌县东塘、巧溪,有流民为患!”奔马上,驿卒疾呼。
    婺州即后世金华,乌伤县于武德七年改名义乌县,从此定名。
    李义府喃喃自语:“不应该啊!婺州刺史可是夷国公李子和,前朝末年称王的人,会惧区区流民?”
    金华火腿……没有,据是宋朝才出了制法。
    义乌骆宾王,也没有,他阿耶为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骆宾王流于博山。
    李子和,本姓郭,高祖赐姓李,当年的各路反王里头,好像也只有他得长寿,极有眼力的人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