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对众人说出了淮河城其余官员‘不行’的话。 众人听到,也是思索着相继点头,对东巡抚的话语没有丝毫的怀疑。 因为这也是大良国目前的样子。 多数官员和修士达成某种协议,共谋发展。 导致了偏远地区的百姓民不聊生,一些修士们贪得无厌,只拿不出。 就像是万林门,这样自以为正道的门派多得很。 拿着百姓的香火,充盈修炼着自己的门派。 这就不是大良国的本意,更不是丞相想要见到的事情。 丞相是想让大良国欣欣向荣,容不得欺压百姓的蛀虫。 于是乎,他们内阁才响应丞相号召,开始清扫贪官,点醒贪官。 罪责清的,如淮河城城主,只是取香火,那么就提点几句,不能全盘否认他的功绩,只能说功过相抵。 毕竟他是放弃了一个县,但也让治下的其余县平静了几十年,又富养了军中与其余几县风调雨顺,是没法磨灭的功绩。 到头来,就算是事情揭发,也是一个县恨他,其余人都是感激。 这哪有对错,只能说立场不同,他也是能力有限,不能照顾全面。 英雄自古无完人。 内阁的人也很通情达理,没有一竿子拍死淮河城主,而是再观察几日。 只要不行,那么现在任齐广县县令的良之,就会熟悉了淮河城的事情后,取而代之。 但对于有些城主放任修士奴役百姓,甚至是和邪魔勾结,中饱私囊。 那就是死。 观察都不用观察,更没有什么缓期执行。 内阁的众人聊着,算是把种种谋划给聊得非常清楚。 也没有因为张封在这,继而就把什么事情给隐藏了。 以至于张封听着听着,也把情况给摸清楚了。 看来和自己之前所猜测的一样,朝廷是准备动手了。 那现在正是风云变幻的用人之际,自己应该能获得一些利益。 张封思索着,也没有搭话,而是和林大人等末尾内阁官员一样,静静听着,继续听着朝廷里的事,好做今后的安排。 而正在众人交谈的时候。 在皇宫前院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