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完之后,荆哲接过祝馨宁手中的笔,拉好架势,一挥而就。 从荆哲开始落笔,祝馨宁就不眨眼的看着,不看诗词,只看模样,她就有些陶醉其中,随后她又开始看向这首诗本身,眼睛盯在上面就再也移不开了,竟然情不自禁的低声读了出来。 “曲曲池边路,秋来少人行。 含水冷桂叶,秋去气犹清。 夕岚分彩翠,桂树藏莺声。 乍向风中看,花落更分明。 徘徊觉露冷,清宵月影横。 泠泠砭肌发,疑是晓寒生。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荆哲本来是想写一首名诗的,即使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种级别的,也该是“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种,但后来他想了想,这种诗词若是直接写给祝馨宁,不说她一下子能不能接受,哪怕外人看来,怕是也会说他太过轻浮,对祝馨宁的名声也不好。 所以写了这么一首甚至算不上古诗的诗。 这首诗曾是一个叫littlesen的北大学生发在北大未名bbs诗词歌赋版的一首诗,虽然整首诗听起来都比较简单,可是跟这个时代大部分才子写的比起来,说是神作也不过分。 况且这诗放在这里,倒也应景。 而祝馨宁读完,眼神始终在最后一句徘徊,眉目传情,顾盼生辉。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毫无疑问,最后一句带给她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若是连山海都能被填平,这爱,确实令人羡慕而又憧憬。 再联想到荆哲之前所说,这首诗是特意为她所写,祝馨宁的心跳更快了。 而荆哲则笑着摇了摇头。 说好不撩,最后还是撩了一次…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