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攻守之道-《女神总裁爱上我》


    第(2/3)页

    谢功明用手指轻轻的击打着桌面,仰头想了想,“我问你,现在老百姓最恨的是什么?”

    “应该是贪官污吏。”

    “不对,应该是不为民办事的贪官污吏。”

    “嗯,有道理。”何锦芳点了点头,其实老百姓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能真正的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不一定有人会真的那么在乎干部以权谋私的事。

    “谁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我再问你,这个水指的是什么?”

    “当然是百姓。”

    谢功明摇摇头:“这个解释太浅显、也太牵强。”

    “那是什么?”

    谢功明用手指沾了点儿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才道:“官。”

    “什么意思?”

    “政治是一个圈子,一个人要想在这条路上活下去,就必须要想办法让自己融进这个圈子,这是当官的生存之道,可要想活的久还必须懂一种道。”

    “什么?”

    “攻守之道。”

    何锦芳似懂非懂。

    “你懂历史,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历史,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三国中后期发生的事件不少,但诸葛亮跟司马懿在蜀魏边境的军事对峙和司马家族在魏国的崛起无疑是三国格局演变的主基调。

    司马懿原本只是文职人员出身,却最终当上了魏国的大都督、大将军,成为魏国政治、军事方面的头号实权人物,最终通过自己及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功绩,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最后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

    应该说,三国时代知名的谋略家、战术家人数众多,但有的英年战死,有的不幸病死,也有的因卷入政治斗争、不再受到重用而未得善终,虽然也有的人妥善终老,但真正建立巨大功业的,算起来还真只有司马懿一人。

    从个人成就来看,司马懿在去世之前分封为相国、安平郡公,达到了三国时期位居人臣者的最高水准,相比之下,诸葛亮也被拜为相国,但只被封为武乡侯,侯爵比公爵差了一大截。

    那么,历史为什么选择了司马懿呢?司马懿又是如何登顶的呢?

    根据我几十年的从政经历,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攻守之道。”

    谢功明做了个手势,背着手在屋里踱步。

    “首先,司马懿活得长,活了72岁。活得长的优势使司马懿在境外的对手越来越少,也使得在朝内的竞争对手逐步被自然规律‘淘汰出局’,连主子也一个个离世而去,建立功业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最终在第四个主子曹芳时期成为了全面掌管魏国朝政的权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