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信陵君之殇三-《穿越的我成了大秦的国运》
            
            
            
                
    第(2/3)页
    到时候各国之中,恐怕也就赵国一国会直面秦之兵锋,一举灭国,其他诸国惧秦威势,多会割地求和,或重金赔罪,再以质子留咸阳。
    愈到此时,则六国也无甚么反抗之力,信陵君也不可能以己身再改变一次局面,来挽救赵国,推延秦出东进的步伐了。
    可,现在信陵君领兵不退,反而要借道赵国以攻秦,行以进为退之法。
    此法成,赵国危难可解,秦国王室尽无,魏国大伤己身,得利最多的也就是赵国了。
    如此,他如何不会同意?
    要不是以乐乘的性子,也不可能与他一并上书请求赵孝成王出兵伐秦。
    有此前提之下,就算信陵君将这十万军卒全部坑杀,他廉颇也不会多说一句。
    只要威势足够强大,利益足够诱人,毋论信陵君何等做法,在廉颇眼里,都是对的。
    他只会去附和,而不是反对。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起的正是时候,扬起的风沙就如同这群魏卒之后的命运一样,飞腾然后,消散!
    函谷关上依旧是冷冽的。
    麃公来了已经不止一天了,也不止一天在这座雄关上走动了。
    只要敌不过函谷,则大秦不亡。
    这是秦自打立国以后,无数实践打出来的道理。
    数次强敌犯函谷以攻咸阳,结果呢?都在函谷外成了一堆枯骨,而咸阳依旧在那里好好的,无甚么变化。
    陈轩也在注视着这片千古雄关,自打秦出兵各国,他的身躯好像就愈来愈大,大到现在咸阳宫也装不下他了。
    嬴政原是吓了一跳,后来顽心上来了,非要陈轩带着他飞一阵子。
    然后——然后陈轩就发现嬴政只能看见自己,摸不到他了。
    此事后谈。
    现在陈轩好似对咸阳更加掌控于心,心念一动就能知道咸阳城内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消息。
    甚至感触的地方还扩大了几分,例如现在,扩到了函谷关内。
    这是一种甚么概念呢?
    大抵是百万军卒齐攻函谷,函谷就算只有一兵民守着,它也破不了。
    这是兽甲怕秦扩步子扯着蛋给的便利?
    陈轩不知道,他现在只需要知道这种改变对他,对秦国还算是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