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出现因为紧张,好半天都没办法把迫击炮拆开的情况。 操纵两门迫击炮和掷弹筒的八路军可不管这些。 一轮两颗炮弹,就好像不要钱一样,拼命往鬼子炮兵阵地砸。 最终,鬼子炮兵小队只跑出来八个人。 至于迫击炮,他们仅仅抢救出来一门。 鬼子炮兵小队长看到这种情况一脸阴沉。 恨不得直接冲到八路军炮兵阵地用指挥刀把他们砍成肉泥。 因为,这一路下来,他实在是太憋屈了! 行军路上,连敌人影子都没有看到,而且没有打出一颗炮弹。 他手下几十个炮手就损失得差不多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开炮报仇的机会。 可刚打了几轮炮弹,连自己的老巢炮兵阵地都被敌人给一锅端。 作为小队长,他说不憋屈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尽管这时候自己手里只剩一门迫击炮。 但带着复仇想法的鬼子小队长仍然决定进行反击。 于是他亲自组装并且操纵迫击炮。 瞄准八路军刚才暴露的炮兵阵地,准备一雪前耻。 但鬼子中队长不知道的是。 他们的对手指挥官丁伟比任何人都清楚八路军和鬼子部队之间的差距。 说得更加简单一点,那就是鬼子拥有庞大完善的后勤体系。 因此他们战场上损失的各种装备,后勤部门马上就能配齐。 而八路军虽然有后勤部门。 但后勤部门做的最多的就是保证部队粮食和弹药供给。 至于装备,全靠部队依靠自己战场上缴获来补充。 这就意味着八路军手里的装备都是有数的。 损失一条步枪就少一条,更何况是珍贵的迫击炮。 所以,新一团在组建炮兵的时候专门有过规定。 除非有特殊命令,否则迫击炮在一个炮兵阵地上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分钟。 尽可能避免同敌人进行炮战,除非有绝对的把握。 因为,八路军的底子薄,本钱小,经不起和鬼子打消耗战。 而沁东支队成立后,丁伟对新一团炮兵的要求自然就成了对整个沁东支队炮兵的准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