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仁问叹气道:“原本大唐败于吐蕃军队,舅舅认为新罗有了机会,谁料后来唐军又胜了,连吐谷浑都被收回……舅舅在去世之前,行了险招,将这些暗谍交给我,让我要么举报他们,踩着新罗人的尸体,在大唐安享富贵,要么就收集消息,暗暗传回,助新罗抵抗大唐……” “我起初也不愿意做的,我想当大唐的臣子,但新罗又是我的国家,最后还是狠不下心将谍细举报,接手了过来。” “既然做了,我就开始与泉府联系,这高丽大族内部,也有许多不安于现状之辈,可以结为助力,共谋大事……” 李彦静静聆听。 金庾信还是新罗王的外戚,是金春秋的妻舅兼女婿,又是金法敏的母舅兼妹夫。 乍一听起来关系挺乱,其实就是金庾信的妹妹嫁给了金春秋为妻,然后他本人又娶了金春秋的女儿,所以他跟如今的新罗王金法敏可以各论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舅。 眼前的金仁问,同样是金庾信的外甥,此人在历史上对唐是挺忠心的,薛仁贵在致金法敏的文书里就提到“兄为逆首,弟作忠臣,远分花萼之阴,空照相思之月”,逆首的兄就是忤逆大唐的金法敏,指着新罗王的鼻子骂,作忠臣的弟,则是金仁问。 本来以为是表面忠诚,毕竟史书只能记录一个表面态度,论迹不论心,如今看来,还是因为李彦到来改变了大唐与吐蕃的局势,使得新罗更加自危,最后又利用民族感情,将金仁问拉了过去。 李彦虽然喜欢用金良图,但对于这种选择忠诚于自己国家的人,也存着几分尊重,将供词看完,参照目前所抓的贼人,知道这位所知的确实被挖干净了,吩咐道:“接下来不要再施以折磨,转予大理寺定罪,行刑时叫我。” 金仁问自知必死无疑,双目呆痴下去,丘神绩点点头,却有些可惜:“此人对于朴正恩了解的确实不多,是做贼心虚才会暴露,这新罗的谍细可以抓捕,那朴正恩人海茫茫,又过去十多年,倒是麻烦了……” 李彦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知道了朴正恩的外貌特征,过往来历,这比起原本的一无所知,已经强了许多。” “而据金仁问回忆,朴正恩是失踪的,之前并无冲突矛盾,突然不告而别,甚至怀疑其遇害了,后来又出现在岭南一地,与武氏和长孙氏产生关联,或许这期间发生的事情才是关键,那段时间的朝堂要事可以查一查,不必盯死一条路,可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 “对了,此人崇佛,曾经和英国公府的管事有过私人交集,那位管事的后人你问过了吗?” 丘神绩道:“那人已经来了,我现在就去询问。” 李彦点头:“神绩先去,我马上过来。” 丘神绩先过去,李彦将供词递给金良图:“继续抓捕新罗谍细,这群人既然是金庾信所培养,那就是他们最佳的耳目,斩断了他们的线,金法敏就再也无法掌握我大唐的第一手情报,这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金良图听出了言外之意,眼睛大亮:“李阁领之意是……” 李彦冷声道:“自高丽灭亡,新罗的贪欲便爆发出来,忘恩负义,屡次攻取百济故地,更是暗行不轨,先后有文武王之女金智照和文武王之弟金仁问,在我大唐境内兴风作浪,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欲效仿灭昔日太宗灭突厥,内卫先行,再动王师,一举灭之!” “金郎中,你原出身金罗,但金罗骨品为尊,不给上进之途,你弃暗投明,正当其时,当为表率。” “让新罗中仰慕我天朝上国的人知道,我大唐包容四方,广纳贤才,当弃骨品贱奴,同为唐家忠魂!” 金良图立刻半跪下去,激动得浑身轻颤:“陛下圣明,臣早就梦想有此一日了,愿追随李阁领,收纳良民贤才,灭此凶顽恶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