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演侠女,她身手高超,各种武打镜头手到擒来。 演仙女,她气质出众,只要站在那里,不用表演就已经满足导演要求了。 这样的表演经历,自然让她很难磨炼自己的演技。 也造成了很多人认为于舒茵只能本色出演适合自己的角色,根本没有演技的刻板印象。 但是经过这次,于舒茵对“阿金”这个人物的成功刻画和塑造,加上无数演技实力派和她不断演对手戏的压力,以及彭毅诚这个导演对她表演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 主要的还是彭毅诚愿意给她更多的时间来磨自己的演技,慢慢地一点一滴地体会人物情感和心理世界。 最终,终于让于舒茵对表演和演技的认知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于舒茵做出了最大的牺牲,不顾任何偶像明星的形象,来演一个根本不会武术,手无缚鸡之力,还长相平庸,甚至有点丑陋的“失足妇女”。 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汇报。 对于表演,她终于了解到了更深刻的东西。 在她每一次表演的时候,再也不会用:那种把喜怒哀乐的表情练熟了,然后导演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的刻板表演方式。 现在的于舒茵,在片场的每时每刻,都在想如何进入阿金的内心,思考她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为什么爱上叶子强,为什么忍受其他人的嘲笑,靠装疯卖傻赚钱。 好的演员,不是遇到一个对的角色,然后才能光彩夺目; 而是不管遇到什么角色,都能赋予角色新的生命; 彭毅诚当初选择《金鸡》这部电影,就是因为“阿金”这个人物和于舒茵完全不同,差距几乎是“天壤之别”! 这也是彭毅诚引导于舒茵明白什么是表演的手段之一。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