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人殉-《大唐好相公》


    第(2/3)页

      他不可能在需要狠绝的时候,还对那些敌人仁慈。

      这就是帝王。

      所以,杨妃很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他知道李世民并不是真的仁慈。

      仁慈都是做出来的,给天下百姓看的。

      真正的仁慈之君,纵观整个华夏,能有几个?

      李恪听到杨妃的话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就在李恪打消这个念头的时候,东宫之中,李承乾却是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奏折。

      他要在明天的早朝上,将这个奏折给递交上去。

      ----------------------

      天寒地冻。

      长安的的天气越发的冷了。

      早朝,大殿之上,群臣都缩着脖子。

      李承乾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承乾,问道:“太子要奏何事?”

      “父皇,太上皇驾崩,儿臣以为,殉葬妃子实在不够人道,他们也都是鲜活生命,不如陪葬物品,兵马俑什么的好,请父皇仁慈。”

      李承乾把自己的奏折递交了上去,奏折上,他写的要更为多一些,包括殉葬如何如何的伤天合啊,不人道之类的,有举例说明,那个朝代没有实行用人来殉葬的规矩,得到了百姓的爱戴等等,谁用人殉葬,又如何如何的不好,在史书上被人痛骂什么的。

      还真是洋洋洒洒千余言。

      李世民看到这么多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耐着性子看了下去,李承乾见此,以为有戏,所以就继续说了起来。

      “父皇仁慈,当行仁义之事,若能免除人殉,与我大唐,多有裨益……”

      李承乾嘀嘀咕咕的说着,朝中群臣,倒也有人跟着附和,毕竟他们也觉得人殉这件事情不妥。

      “圣上,太子之言有理,人殉的话,实在太上天合了,还是用其他东西代替吧。”

      “是啊圣上,太子说的不错,我大唐当行仁慈之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