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武松现身-《攻约梁山》


    第(3/3)页

    赵岳对这些人的要求也不高,从没想过把这些人改造成什么一心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牺牲那种可敬可爱热血人物。那是不可能的。正经好人中也难得能有那样的无私奉献人物,否则国家也不用专门表彰和宣传某某英雄某某代表及事迹了。

    好的,正是缺什么,才会有意重点强调和宣传什么。

    正是为自己算计得的多,腐败常见,才会大会小会三句不离廉政文明.......若到处是活雷FENG,到处是一心为公的好官,是社会常态,是再正常寻常不过的普遍性社会形态,那还需要突出表扬谁?

    那样表现才是正常的,是每个正常人立足社会所必须的素质,大家都这样,有什么值得专门拎出来说说的?

    都是那样的好人或杰出者,想突出表扬又表扬得过来吗?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可不是说说的。

    赵岳不会异想天开或傻乎乎在彻底改造梁山将领的道德节操素质上费力气。他也没时间消耗在这方面。

    只要这些坏蛋服从命令听指挥,战场上听从和敢追随他血战到底,这就行了。

    其它细节不必强求。

    强求就不是在难为这些坏蛋,而是在彪乎乎难为他自己。

    ............

    让赵岳心情爽朗起来主要原因是:水浒中的打虎英雄武松居然出现了。

    他还以为这个世界和小说中的并不一样,至少是不完全一致,以为,或许随着他的降临,蝴蝶小翅膀一扇动,原本小说中不知到底存在不存在的一些人物就被他无意中扇没了呢。谁知武松还是存在着,终于现身了.......

    在他动身上京时,灾后衰败的河北清河县来了两个人,自南而北,顶风冒雪......一个高大雄健过人,步行,怀藏利刃,手持哨棒,二十来岁正年轻,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这是个人尖子。另一个则完全相反,不但是个矮子,还三寸丁,枯树皮,年纪未必比年轻者大很多,但一副衰老相,骑在一匹温顺的老骡子上,可笑的小短腿只能垂到马腹上部,够不到正常情况下的马腹部马蹬,只能那么悬着,坐骡子上手抓着身前的铁过梁才能稳着身子不掉下去......

    年轻人牵着骡子不急不徐慢慢走着,虽在寒风雪地中也红光满面,笑着和矮子说着什么.....

    矮子也是笑容满面,精神很好,说说笑笑的,一副对人生无所奢求,对眼下万事满足的样子。

    老骡子屁股处挂着两个大包裹,显然是这对奇怪组合的被子铺盖衣服什么的随身行礼,显然并不是富裕人。

    他们正是武大郞和武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