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目前韦家庄的扫盲率已经达到了八成以上,除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实在是没有多少强行扫盲的必要。其他的人,不管男女,不管多小,都接受义务教育。 韦宝一直将教育摆在第一位! 天下是人的天下,人比任何武器都管用,人多力量大!只要粮食养得起,人越多越好! 这些都是韦宝的见解。 传教士们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教育和传播方式,也被韦宝认可。 但是韦宝也有一个疙瘩,那就是韦宝信仰的是佛教,而且绝大部分华夏人信仰的是佛教,都是唐宋元明这几个朝代不断强化的结果。 韦宝虽然不是排斥天主教,但并不希望通过引进这些人补充到韦家庄的教育体系中去,而使得天主教在他的下辖地区迅猛发展! 而要使得韦家庄的教育体系速度升级,又必须补充这些现成的,已经有了很明晰的基础现代科学概念的人过去! 在韦宝委婉的表达了想让这些传教士去韦家庄的意图之后。 传教士们也有顾虑! 他们更加希望通过获得大明皇帝的支持,而不是一个地方富豪的支持,虽然韦宝已经明确表示了,会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但韦宝不是官员,不能代表大明朝廷,这些传教士在私心中,还有想当官的愿望,想在大明国获得社会地位呢。 双方面都有私心的合作是很麻烦的。 韦宝在试探出对方的心思之后,便没有再着急继续这个话题了,却仍然强调,大家要做好朋友,不管如何,他都愿意支持他们翻译七千多部搜罗出来的目前欧洲最先进的科学书籍的想法。 一顿饭吃的还算是开心,之后韦宝还盛意拳拳的坚持要送众传教士回他们的居住地,教堂南堂。 金尼阁、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傅泛际、汤若望等主要传教士科学家还亲自陪同韦宝参观了南堂大教堂的图书馆。 金尼阁没有吹牛,他们真的搜罗来了近完本图书,出去占到三分之一左右的宗教类书籍,科学方面的书籍,六七千本是有的! 到了深夜两三点钟,众人仍然谈的兴趣盎然,吴雪霞早就困的不行了,却坚持不肯走,一个人在马车中睡着了。 通过攀谈,韦宝了解到,金尼阁很博学,各方面学科知识都很精通。 邓玉函偏向于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龙华民则偏向于化工医药方面。 罗雅谷和傅泛际也对化学、地质和冶金方面的知识知之颇多! 这些都让韦宝十分的振奋! 金尼阁见韦宝似乎对于西洋火器格外感兴趣,还送给了韦宝一本他搜罗编写的关于制作大炮的书籍《火攻秘要》! 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火攻秘要》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很感谢韦宝先生愿意捐助我们,不是我们不想跟韦公子走,实在是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有很多朋友,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太想要换个环境了,而且,韦宝先生,你看我都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没有几年的时间好活,马上要去见天主的人了,真的不愿意再搬家。”金尼阁很不好意思的对韦宝道:“请韦宝先生原谅。这本《火攻秘要》已经是目前欧洲最先进的火器制作方面的书籍,希望韦宝先生喜欢。” “谢谢金尼阁先生和各位先生,我很喜欢。”韦宝很有礼貌的收下了这本书,并道:“金尼阁先生和各位先生不必内疚,人都有个习惯问题,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难免有感情。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跟我去韦家庄的事情!我能保证,你们将得到比在京城能得到的多的多的东西!职位可以到一省之地的最高长官!财富更是数不胜数,一年上万两黄金也不算什么!你们不要以为我韦家庄听起来像是一个小庄子,实际上韦家庄已经有了五百万人口!不比整个欧洲的人口少多少!地盘更是比五个法国加起来都大!” 韦宝有点吹牛的嫌疑,却并没有吹的太离谱,完成了对辽民的迁徙,韦家庄加上辽南,真的不比五个法国小多少,五百万人口虽然有些夸大,四百万是差不多的! 说着,韦宝在图书馆内的一张中文地图上,用手明确的指出了自己控制的范围。 一帮传教士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没有想到韦宝作为一个老百姓,居然能控制这么多的人口,和这么大的地盘? 韦宝简略的说了边地的情况,又说了自己与毛文龙的合作关系,“这些都是很高级的秘密,希望你们不要四处说出去。” 传教士们都是有政治头脑的人,当即表示,绝对不会乱讲。 同时,不少人是真的开始动心了,在京城住,当然有机会被大明朝廷录用,可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啊? “好了,不打扰大家休息了,再说下去,天都要亮了。”韦宝微微一笑。 金尼阁等人表示天太晚了,请韦宝等人在南堂休息,南堂有足够的客房可以招待他们。 韦宝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表示自己对住宿的要求很高,非金丝楠木软塌,无法安枕,变向的装了一把***,暗怼这帮传教士的见识还是不够,追求大明朝廷能给予他们的官位和俸禄,能有多少?跟着自己才有前途,才能见识到,啥才是真正的奢华享受! 同时,韦宝也无奈的不得不承认正统朝廷的力量,官方的力量!不管是辽西辽东世家大户,还是毛文龙那种域外豪强,还是这帮洋鬼子,大家认的都是官方,认的都是大明朝廷的正统,果然是谁掌握了金印,谁才是大明的话事人! 谁掌握了金印,谁才是大明的话事人啊! 一伙传教士闻言,自然明白韦宝的意思,却是谁也没有着急表态,大家有点尴尬。 韦宝微微一笑之后,准备走了,传教士们很热情的集体送韦宝出门。 双方又再三礼貌的辞别,韦宝才出了南堂大教堂的范围。 韦宝看了眼在马车中睡熟了的吴雪霞和香儿。 王秋雅并没有睡着,一直在等着韦宝,叫韦宝上车。 韦宝道:“你在车里待着吧,我想自己走一走。” 韦宝说着,将手中金尼阁相送的那部大部头的,跟城门砖头一般厚大的《火攻秘要》抚了抚,然后交给了王秋雅保管。 书虽然是好书,但韦宝更看重的是人才,是写书的人! 即便没有这些书籍,韦宝相信凭他的能力,真的要带天地会科学院的人日夜研发,等到有了自己的钢铁工业之后,研发出远远超过这个年代的大炮技术,并不是难事! 18世纪之前,发展到了顶峰的大炮技术,不还是前装线膛炮,普通的火炮,基本没有啥距离,打得准打不准也得靠信仰,有啥大用处? 即便是到了19世纪中期,仍然是一排火枪兵,一排火炮的简单线列阵时代,列强之间交火,完全靠火力猛,靠人命去堆积。 到了19世纪后期,才慢慢发展出阵地战,壕沟战!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是二十世纪了,热武器战争才开始升级,各种热武器的问世,才开始带动科技的迅猛发展。 工业发展只能为科技打基础,真正要使得科技火速升级,使得整个时代发生剧变,还是要靠大规模的战争!要靠整体国力的较量!要靠全民的动员! 一场战争就能决定这个国家的人是做主人,还是做奴隶,这个国家的所有人能不振奋拼搏吗? 即便是大部分人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概念,可一小部分上层贵族,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也会想尽办法发展一波的。 看清末都腐朽成什么鬼样子了? 老佛爷还知道叫李鸿章弄一支北洋舰队出来呢。 求生存,求发展,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