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大同-《红楼:枭臣之路》
            
            
            
                
    第(1/3)页
    荣国府里。
    这场虎头蛇尾的闹剧匆匆落下帷幕,二房的贾政爷俩,一个去隔壁宁府跪了祠堂,一个仍躺在床上养伤。
    叫李恪看了一场好戏。
    回去的路上,秦可卿见他脸上一直笑盈盈的,便问:“老爷今天很高兴?”
    旁边,李恪忍不住干咳两声。
    这叫他怎么回答?
    难道说看贾宝玉挨揍,很有意思?
    急转移话题。
    笑道:“你说按贾家族学里的混乱模样,能读出几个举人进士么?”
    “出举人进士?”
    秦可卿在那直摇头,“再不改,怕是连童生秀才也难。”
    “那还要开这族学干什么?”
    闻言,李恪感慨道:“要我说,贾家就该关了它,如此既省了银子还免得麻烦,真有那想念书的,自己去拜师……”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秦可卿笑着,“似贾家这样的大家庭,难免有人富裕有人窘迫,关了族学,叫那些实在穷的怎么办?
    都是一个祖宗的血脉,总得给他们留条上进的路子。”
    李恪点头。
    这也是现代人与古人的区别之一。
    前者冷漠不愿沾麻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时,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不在少数,心里少有那些家族凝聚力。
    后者稍微好些。
    在封建社会礼法孝道的大环境下,不少人还是极为注重名声的,像后世那般的笑贫不笑娼,古人很难想象。
    而越是上层,人们对名声和品性的追求也就越高,背叛捅刀子的成本极为巨大。
    此刻。
    某个被骂了一千多年的大汉,骑着赤兔骂骂咧咧的离开。
    听秦可卿如此说。
    李恪也不由的沉思起来,“今日他贾家的情形,未必不会是百十年后,咱们李家子孙的真实写照。”
    闻言。
    秦可卿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管的了儿子和孙子,还能顾的上曾孙玄孙不成?看他们自己的造化罢。”
    “对,”李恪也笑,“随便他们折腾去罢。”
    说着话。
    两人像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都忍不住笑起来。
    儿子还没生呢!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