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崇祯退位-《明末黑太子》
            
            
            
                
    第(2/3)页
    虽说这是用大把的银子砸出来的好消息,但也足以让某新皇稍微开心一下的了。
    “还有一点!”
    “您说!”
    “朕希望你可以善待南廷群臣!”
    “敬请父皇放心,南廷依然可以保留六部,维持征程运转只需,内阁成员可转入北廷继续当差。”
    至于具体能当多大的官,就看个人的能力了,某新皇可不会打包票让某些人一定继续当阁老。
    而弟弟们的封地,这也好办,目前就有四块地皮可选。
    其一在中南半岛,不论是孟加拉还是柬埔寨,王师都可以直接打下来。
    其二在西域,也就是巴尔喀什湖以西的玉兹,地方足够大,藩王过去可以随便浪。
    其三在鲜卑利亚,那边树多、鱼也多,除了有点冷之外,其实还不错。
    其四在东非,可以跟那边的邻居郑氏作伴,有郑成功的保护,以后绝地不会吃亏。
    当然,愿意的话,还可以去南美,等打下阿根廷,特别是富饶的拉普拉塔河口地区。
    弟弟们怎么选,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甩锅爹替他们选也行,到时候直接过去就藩就行了。
    等尘埃落定,见到父子达成和解协议,周玉凤总算是总了一口气。
    夫君以后无需为琐事烦恼,自己也能避免相思之苦,这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长子花钱能买来一家人和睦相处,以后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那便说明是物超所值的。
    对于某新皇来说,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皇宫的塔楼里对外面的百姓宣布,自己康复了。
    这个好消息不但要亲口说,还要登报刊载,广而告之,免得让别有用心之人给利用了。
    根据巩永固的估算,光是他麾下的《京师日报》与《帝国日报》的印刷总量便得超过一千万份。
    某新皇病危,媒体能赚钱。
    反之康复了,媒体也能赚钱!
    广告费还翻了三倍,真是无比的刺激啊!
    就这样,不是报馆的战略合作伙伴,根本就抢不到版面,连边角旮旯都已经卖光了。
    由于大内有电话跟报馆相连,消息的传输速度非常之快。
    在某新皇让巩永固打完电话之后,报馆那边便已经开始编辑相关稿件了。
    礼部和通政司麾下的报纸,在首辅堵胤锡的提醒下,也忙得不轻。
    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昊菁皇帝康复就是天下最好的消息。
    消息里边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好好利用一下都对不起自己。
    哪怕定个小目标,那也得是三天赚到十万两银子。
    不过所有稿件都得先递交到某新皇这里审核之后,才能允许刊载。
    迄今为止,京城的时报类还是被四家报纸给把持着,这样容易分蛋糕。
    其他纸质媒体不是没有,但都是杂志类的,包括军事、娱乐、文学、历史、地理、科技、竞技,甚至菠菜等方面。
    经过考虑,某新皇决定让甩锅爹打算退位让贤的消息稍后公布。
    这样报馆就可以赚两份钱了……
    如此一来,自己距离“十全大善人”又近了一步!
    果然,第二天,四大报纸已经卖疯了。
    只要刚出印刷厂,便被等候在门口的贩子们抢购一空。
    定价是十五文一份,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直接变成了五十文一份。
    送到外地出售的话,很轻松翻两三倍,还能悉数出手,这就是最简单赚快钱的法子了。
    某新皇会阻止这些炒报纸的家伙么?
    当然不会!
    因为印刷厂早就形成了好几个渠道,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内的销售。
    铁路沿线的主要城市,譬如天津、宣府、大同,甚至漠南矿区,都可以在三天之内看到今天出版的报纸。
    相信某新皇满血归来的好消息,会让关内制造的各种商品更加抢手的!
    现在某新皇就是大明的晴雨表,自己没事便万事大吉。
    否则大家都会担心时局变换,不得不少买东西多攒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