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扑买惊心杨石淙,抽丝剥茧李西涯-《明朝小公爷》


    第(2/3)页

    但拍到十万两,却还是他不曾想到的。

    这毕竟是十万两啊!

    要赌国朝能够打过去,还得赌能从这陈家家里抄出来银子。

    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但……高风险也意味着高收益!

    七代豪强富贵,三代公侯世家。

    即便是安南这样的小国,肯定也穷不到哪儿去。

    君不见黔州这“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四家土司们,家财都数十万两之多么?!

    便是刨去矿山地产,家中现银、金器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两。

    再算上牛马、奇珍等,怎么都不会亏。

    “十万两一次!诸位,某再次提醒!此为安南伪侯、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

    “十万两……十万两第二次!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第二次!”

    “十万两第三次!好!安南伪侯、七世富贵陈家查抄券,归五十三号先生所有!”

    隐身在后方车内,透过帘子看着现场的杨一清手里的茶碗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刚才还说大明这些个商贾们有钱呢,如今看来自己是低估了人家啊!

    十万两!居然说砸就给砸下来了!

    要知道,这笔钱可是扑买结束后,五日内要结清的。

    否则的话订金不退,券也不派的。

    接下来的扑买更让杨一清看的是心惊胆战,李东阳倒是免疫了。

    毕竟之前小公爷就操持过这么一遭,所以他算是有些许经验。

    “二百三十万两……”

    当最终结算的银子帐目提交上来的时候,杨一清望着账本上的数字在发呆。

    户部银库最多一年的结余,就杨一清所知弘治陛下即位到如今也就三百余万两罢?!

    朝臣们、豪绅们总说“不能与民争利”,说“民贫且苦”。

    虽然杨一清对此是质疑的,但他没有想到国朝之下勋贵、官宦和商贾们……

    居然能够凑出这么多银子!

    这些人最高的有当朝公侯担保,最低的亦有三品官宦担保。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和国朝的关系无比深厚。

    而这批人杨一清仔细瞧过,无一不是身着儒衫的。

    也就是说,这些全都是读书人!

    不是国朝穷、不是百姓困,是这国朝的银子几乎全数流落到了勋贵、官宦手里!

    且这还未曾算上,到时候查抄的田亩扑买啊!

    田亩到时候再扑买一番,估计这收上来的银子得翻倍!

    国朝不仅开战不亏,还大挣了一笔!

    只是……杨一清心里有着些许别扭,这似乎与儒家一贯所提倡的“仁孝”相违背啊。

    然而此事他不敢说对国朝不利,甚至这份厚利已经覆盖到了大量的勋贵官宦中。

    杨一清不是傻子,他不可能为此轻易的跟张小公爷闹腾起来。

    他先找到的,却是自己的师兄李东阳。

    “石淙啊!你以为,痴虎儿所惠及的仅仅是国朝上下么?!”

    李东阳和他住在春城内,亲卫们包下了一间院子。

    杨一清听得老李的话,直接愣住了。

    随着李东阳一点点掰开、揉碎了,给杨一清解释他才彻底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杨一清毕竟没有入阁,很多内阁和其他诸部的情况他是不知道的。
    第(2/3)页